词汇 | 义仓 | 正文 | yìcāng 义仓
义仓的意思词语解释义仓yì cāng
引证解释
国语辞典义仓yì cāng
网络解释义仓义仓是隋以后历代封建政府为备荒年而设置的粮仓。北齐时征义租,在州、县设仓存储,此为义仓的先河。隋文帝开皇五年(公·元585年) 始设义仓。《隋书·长孙平传》:“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以下,贫富差等,储之里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在收获时向民户征粮积储,以备荒年放赈。因设在里社,由当地人管理,因而亦名社仓。后又定积储之法,准上中下三等税,上户不过1石,中户不过7斗,下户不过4斗。唐初置义仓及常平仓,元和中改称常平义仓。 清代规定,州、县设常平仓,市镇设义仓,乡村设社仓,互相区别。至咸丰、同治时,义仓已名存实亡。 义仓的字义分解
【义仓】的常见问题
|
随便看 |
|
英汉词典包含701547条英汉翻译词条,涵盖了常用英语单词及词组短语的翻译及用法,是英语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