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 | 康有为造句_用康有为造句大全(5-300个句子) | 正文 | (1) 康有为 :“人人相亲,人人平等, 天下为公 ,是谓大同。”。 (2)在严复以前, 康有为 虽没有直接论述西方 自由放任 的经济思想,但在官办、民办企业方面有类似的论述。 (3)以 康有为 为首的维新派,主张 革故鼎新 。 (3)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4) 康有为 、梁启超在清光绪帝的支持下,大力推行变法运动,成为“百日维新”的 风云人物 。 (5)以 康有为 为首的维新派,主张 钢筋铁骨 。 (6) 康有为 是清末维新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物,维新变法失败后便流亡海外,到辛亥革命后又回到祖国。 (7)然而,郑观应在政治改革的实践上却是消极的,同 康有为 甚至是 背道而驰 的。 (8) 康有为 的世界大同理想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就体现了现代化追求与社会主义选择统一的意向。 (9) 康有为 既为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人,亦是“诗界革命”派诗人。 (10)以洪仁王干、 康有为 、孙中山为代表的 有识之士 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学习他们的慈善与社会福利思想,形成了各自的慈善福利观。 (11)因此, 康有为 的社会进化思想不是导源于西方进化论,而是来自儒家今文经学。 (12)围绕 康有为 1923年来陕时,为陕西省图书馆题写的“兰台石渠”匾,记述了有关兰台、石渠的典故雅传。 (13)帖学观是碑学大师 康有为 书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4)这些新手段的运用有效地影响了现实的政治走向,是 康有为 在维新运动中能够扮演领袖角色的重要助手。 (15) 康有为 接受今文经学是其早期文化思想内容的内在逻辑要求,同时也因为他看到了今文经学讲 微言大义 的妙用。 (16)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后, 康有为 和梁启超等人被迫出走海外,以维新派流亡者的政治角色继续活动。 (17)以洪仁升、 康有为 、孙中山为代表的 有识之士 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学习他们的慈善与社会福利思想,形成了各自的慈善福利观。 (18)19世纪末, 康有为 、梁启超主编的《强学报》《时务报》《新民丛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主办的《民报》,都谱写了中国期刊 叱咤风云 的史诗。 (19)在以“ 得君行道 ”的 康有为 看来,孙中山倡导暴力反清, 大逆不道 ,自己深受皇恩,断无与他合作的可能。 (20) 康有为 曾慨叹“天开图画成乐土,人住蓬莱似列仙”。 (21)1899年7月20日, 康有为 在加拿大与潘秀山、陈逢石等在国外已经初具势力的侨商,创立了保商会,说是保商即保国,保皇亦保国。 (22)诸法之中,最前卫者,是“南海圣人” 康有为 提出的“与国际接轨”法。 (23) 康有为 在报上公开发表致总统、*理书,要求“以孔教为大教,编入宪法,复祀孔子拜跪”。 (24)胡兰成晚年给朱天文写信,谈到书法:“书法与能乐及剑道等同,必有师承。中国清末以来的大书法家有 康有为 、李徐、马一浮、李叔同、吴昌硕、郑孝胥等几位,及我的先师周承德先师。”。 陆灏 (25)他总是以“升平”、“太平”之阶段进化来说明民主进展的不可躐等。 康有为 为什么要这样来阐释孟学呢? (26)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到“致远”号冲向日舰,从洪秀全金田起义到 康有为 的戊戌变法,无数 仁人志士 抛头颅洒热血,品尝的却是一杯又一杯失败的苦酒。 (27)顺便说一句,1896年1月12日,清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康有为 在上海创办《强学报》,曾经以孔子诞辰纪年。 (28)该人最初的考虑是,平安逃脱后,立即来我国漫游,但眼下急进党失败者 康有为 在我国,该人一派与康多少有过反目的历史,不愿意与康同时旅居我国。 (29)晚清末年,江南才子林牧岳进京赶考,适逢公车上书,无意中结识 康有为 等人,加入强学会,成为一名维新派人士。 (30)而皇太后 不以为然 ,朕屡次几谏,太后更怒,今朕位且不保,汝 康有为 、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
随便看 |
|
英汉词典包含160747条英汉翻译词条,涵盖了常用英语单词及词组短语的翻译及用法,是英语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