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 | 碑帖造句_用碑帖造句大全(5-300个句子) | 正文 | 1、博物馆里藏有多位著名书法家的 碑帖 。 2、程度较高的学生可以随意临各式 碑帖 。 3、从而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也留下了 浩如烟海 的 碑帖 。 3、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4、然而沈曾植却 另辟蹊径 ,创出一种 碑帖 结合的书法风格。 5、其实遗憾更真实,比如断臂的维纳斯,汉魏 碑帖 。 6、该文分析了三种善本 碑帖 的价值。 7、他的书法见解,是鲜明的 碑帖 融合的实践观念。 8、图书馆作为 碑帖 的主要收藏单位之一,应当对馆藏碑帖拓片进行系统整理,做好碑帖的编目和揭示工作。 9、 碑帖 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10、 碑帖 鉴赏大家秦公在《秦说碑帖》中指出,从宋朝开始的碑学和帖学风靡了近千年,文人若不明碑帖,如同农夫不辨菽粟,木匠不辨绳墨。 11、 碑帖 收藏,收藏的是翰墨飘香的古典岁月,是 青灯黄卷 的临池艰辛,也是难以割舍的翰墨情缘。 12、如今的书院门是明清建筑风格的仿古商业街,里面 碑帖 拓片、名人字画、印章印谱、 文房四宝 等 样样俱全 ,这些对于方明华已 不足为奇 。 13、因为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只好用笔造作 碑帖 字迹的外貌,藏头护尾, 小心翼翼 ……,写得 苦不堪言 。 14、翻阅 碑帖 ,成了找寻字形变化的游戏,甚至对当时凸版印刷字体如老宋体、仿宋体、真楷体,都觉得其中蕴含无穷奥妙。 15、雄强逸宕,古朴高雅,兼得 碑帖 用笔之妙。 16、实际上,汉字简化不仅早已有之(如历代 碑帖 中的俗体字),其作为一场文字变革也要从民国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开始说起。 17、盛伯熙也是收藏大家,所收金石 碑帖 和书画堪称一时之冠。 18、让徐翰菁有种似饮琼浆, 沁人心脾 ,又似读 碑帖 ,余味无穷的感觉。 19、从而以 碑帖 兼容、取法宽泛、融合浑然为内质,创作出质妍并茂、体势峻拔、气息清脱、韵致醇雅的自家风范。 20、书家而不明 碑帖 ,恰如农夫不辨菽粟,工匠不识斧凿。 21、凡出版社出版的各种颜体书法及颜体一脉历代名家经典 碑帖 资料,如清代刘墉、何绍基,近代钱南园、华士奎等的碑贴,他都要想法购藏。 22、“其书风 碑帖 融合,气格旷达,无论结体与线条,均 不主故常 ,不加修饰而一任自然。 23、少年时他学过赵孟頫,拜启先生后又有意临习欧体、二王等多种 碑帖 ,以增加自己书体的元素。 24、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仔细观察,不露马迹蛛丝,找出前人之特征、变化,逐一突破, 以不变应万变 ,以期达到 碑帖 结合之目的。 25、他们一不读书,二不‘识’字,尤其近年来世风丕变,有人竟连前代 碑帖 都不屑临摹研读,一提笔便想自成流派, 自我作古 ,且动辄自封为‘书法家’。 26、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板块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包括瓷玉珍玩、油画及当代艺术、紫砂茗具、古籍 碑帖 、邮品钱币等。 27、舒同出生于江西省东乡县孝冈镇,5岁即开始临习颜真卿、柳公权的 碑帖 ,由于幼年家贫,只能用笋衣做笔,用染坊废水在芭蕉叶上习字。 28、曾祥彪对书法的修炼 由来已久 ,少年时填红模子,青年时临 碑帖 ,中年时兼修并蓄,步入知天命年后逐渐形成艺术个性。 29、背负着生活的重重压力和谣言讽语,我的内心曾经彷徨和失落,曾经流泪,也曾经想把这挚爱的 笔墨纸砚 和 碑帖 摩崖全部烧掉,随它一起西去。 30、他的字被称为“孩儿体”,若是让一位没有长期受过书法艺术熏陶,或是初入门道者来欣赏,是很难品味出其“ 碑帖 交融、天趣盎然”之妙的。
随便看 |
|
英汉词典包含160747条英汉翻译词条,涵盖了常用英语单词及词组短语的翻译及用法,是英语学习的必备工具。